解除劳动合同风险防控tips(上)

2019-05-07 来源:四川诚谨和律师事务所 作者:王婷 浏览:1161

  2019年以来,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寒冬,精简团队成为众多企业“活下去”的重要动作,各方关于裁员潮的消息滚滚而来。经常接到企业咨询,某员工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公司领导认为某员工工作能力不行想辞退该员工,怎么操作合规?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正是企业主们超级关心的,解除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控。

  司法实践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大多在用人单位,且举证要求严格,不管是仲裁员还是法官,在审理诸类案件时往往较倾向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因此,这就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稍有不慎,可能会涉及违法解除。一旦被认定为违法解除,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即双倍经济补偿金,还可能会涉及补发工资、补缴社保等一系列问题,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高额损失,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常见劳动合同解除方式包括以下情形:

  一、协商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适用于任何情形,不管员工处于何种特殊情况,包括三期职工、处于医疗期的职工、工伤职工等等,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均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方式适用范围非常广、法律风险小、解除成本低、解除时间快、社会影响好,而且协商解除可以化解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协商解除均认为是合法解除,而且不会发生任何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有两种结果:协商成功和协商不成功。

  Tips1:协商成功情形下如何操作?

  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的解除协议,且解除协议的内容须详细完整,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具体的解除时间、工资、社保、公积金结算、离职手续办理等相关内容。

  (2)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等相关费用。即使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仍应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特别是针对工伤职工,需防范员工在签订解除协议后,以重大误解为由申请撤销解除协议。

  (3)用人单位支付费用的数额不宜明显低于法定标准。由于大多数劳动者并不了解或理解劳动法相关规定,若用人单位向员工赔偿项目远低于法律规定,即使签订解除协议,后期员工以显失公平为由申请撤销解除协议的,该协议也存在被撤销风险。结合目前的司法实践,一般用人单位支付费用额不能低于法定标准70%,否则存在因显示公平而被撤销的风险。

  (4)约定兜底条款,解除协议里面应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结清等内容表述。

  Tips2:协商不成功如何操作?

  (1)暂停协商。若确实无法协商一致,可以暂缓协商。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员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收集相关证据,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不能胜任工作,进行调岗或者严重违纪解除。或待具备其他有利协商条件后,再行启动协商工作。

  (2)直接解除。若员工确实在用人单位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比如煽动员工闹事,或领导解除其意愿非常强烈,且双方确实无法协商一致,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只能根据现有事实及证据,立即作出解除处理,但是此种方式违法解除风险较高。用人单位应注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形式上须合法合规。如成立工会的用人单位,解除前应当完善告知工会的程序,或尽量安排工会成员参与整个协商过程。劳动者解除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主要涉及因个人原因或因用人单位原因解除两种情形。

  Tip1:因个人原因解除应当注意什么?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员工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可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的,可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此种方式下,用人单位需要注意:

  (1)若员工未提前30日,试用期提前3日通知而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赔偿,此时用人单位应注意保留损失的相关证据。这需要用人单位HR非常细致的判断并收集相关的证据。
   
      (2)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对劳动者离职设定了限制条件,如未经领导批准不能离职,或必须提前一个月以上通知用人单位才能离职等内容。由于劳动者享受辞职自由权,只需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即可。因此,即使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设置了前述条件,因无法律效力,对劳动者也不具有约束力,仅能起到威慑员工的作用。

  (3) 对于劳动者不告而别的情形,很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此种情况视为员工自动离职,劳动关系解除。对此,笔者认为,目前劳动法体系下并无自动离职即劳动关系自动解除的概念,此种约定存在一定风险。建议该种情况用人单位应事先向员工送达限期返岗通知,若员工未返岗,再根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中关于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或者在员工旷工事实及证据充分的情况下,以旷工送达解除通知书。

  (4)员工提交辞职申请后,如未工作满30日或试用期未满3日离开的,用人单位如不同意,可要求员工赔偿因未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Tip2.因用人单位违法或违约行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什么?

  因用人单位违法或违约行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员工有单方解除权的情形主要包括: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仍需劳动者履行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义务,且须明确因用人单位违反具体何款内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否则作为用人单位,可视为员工是因为个人原因而离职,而并非用人单位侵权。需注意的是,员工的通知义务并没有时间的要求或限制。

  此外,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胡焱杰律师:18602885333 huhuonline@163.com
胡孟宁律师:13882188933 hml-lshi@163.com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46号盛大国际7栋1单元401

2019 四川诚谨和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12009100号

技术支持:律品科技